不过既然发帖人说“当年曾经上过头版头条”,那么这个“头版头条”就比较好查找。于是,又有很闲的网友跑到了图书馆,去翻阅大约40年前的报纸,看看有没有这么一个故事,不过自然是一无所获。
可这只是一个发表在网络上的流言而已,这类流言千千万万,又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还要拜媒体所赐。
2009年,香港商业电台叱咤903搞了一个电视节目,叫做《摩星岭4号》,这是一档什么节目呢?它的播出时间是每周日的凌晨,也就是每周六的深夜一点到三点,看看这个时间你就应该知道它是播放什么内容的了吧?
是的,全是都市怪谈。
他们打的招牌就是都市怪谈和阴谋论,内容涉及UFO、发生在全世界的灵异事件、间谍特工故事等等。在2009年8月15日,他们的一期节目就是《怀旧鬼故》,其中第一件就是油麻地四个无头鬼打麻将叫外卖传说,用的文案就是小豆丁的文案。
自此,这个故事才在香港流行了起来。
其实这个故事自然也不是这位叫做小豆丁的网友凭空编造的,我的一位香港本地朋友在和我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就和我说他小时候就听过,并向我讲述了一个和这位叫做小豆丁的网友所写的几乎大同小异的版本,只不过地点和时间和她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听到过的版本是发生在50年代、弥敦道附近的鬼故事,在他的故事版本里,也没有什么“无头鬼叫外卖的恐怖情节”,叫外卖这个过程很像摆花街表哥所写的版本里的情节,没有人看到鬼,也没有什么装甲车。
听过这个版本的故事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在一个香港博客“烛影夜雨”上,博主就讲了一个非常类似的版本,并且还为这个版本找到了一些证据,这个版本的原文如下:
其實這單新聞當年確實上過報紙,一九五三年三月六日的工商日報,就有這篇報道,事發地點是彌敦道四五二號。但故事就有另一個版本,話說該大廈四樓一個單位的業主女兒晚上與幾位朋友打麻雀消遣,正打得興奮之際,其中一家正準備食胡,突然憑空出現第五隻手,伸手出來向四家拿錢,眾人嚇得拔足狂奔,更有人報警調查。最離奇的是,經過一輪擾攘後,連同報警者在內一起打麻雀的幾位牌友都消失不見,遍尋不獲,事件最後當然就不了了之。
不過,這件最猛鬧鬼事件確實引來附近街坊圍觀,甚至一度封鎖了整幢大廈。
既然有了明确的日期、地点和刊载报纸,那么就非常好查了。
我的那位香港本地朋友自告奋勇的想去图书馆查阅当时的报纸,不过很遗憾的是,他因为一些事情没能赶得上我这篇文章完稿。不过没关系,早就有同样抱有好奇心的香港网友跑去图书馆找到了这张报纸并且影印了下来,“烛影夜雨”博客上就有比较清晰的扫描图片,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一睹案件原本的风貌。
这篇文章看于1953年3月6日工商日报,标题是《弥敦道鬼话连篇》,报道原文如下:
本报专讯:弥敦道452号楼下,昨日围满了人群,人人争着看“鬼屋”。街上看热闹的数以千计,人群中连篇鬼话。警署派出警车维持秩序,因恐歹徒趁机捣乱,非本楼住客不许登楼。晚饭后,附近居民家家户户都传说“鬼屋”发现,居民晚间闲暇,聚集公众四方街的越来越多,警察维持秩序感到困难。于晚间十时半,有警车开放播音筒,劝告居民应即离开回家睡觉,否则作为妨害交通罪加以拘捕,可是部分居民离开,仍有无数居民徘徊附近以看究竟。
人群里传出了极传奇无稽的“鬼话”,各人都在谈论发现鬼的经过:弥敦道452号二楼的业主姓叶的,是位越南华裔,原住452号四楼,最近二楼住客全都迁出,叶氏派他的女儿看管楼宇,晚间与朋友举行竹战,籍消长夜无聊。据传说是前晚竹战方酣,其中有一铺牌战至最紧张的阶段,将近“旺牌”,其中一家突然开杠,杠上花五筒满和,忽然杠边伸出了一双手向各家收钱,四个竹战客都感到了惊异,正在惊讶时,杠边又多了一双手去摸牌,四人见突然多了四只手,心情紧张发了面部紧张,面面相觑了一番,渐渐毛骨悚然,一齐拔足狂奔下楼向警署报案。
以上的传说已属一宗离奇的故事,人群里更有人说下文,更觉无稽。据说:大堆警察开来之后,认为大惊小怪,无中生有的事,当时拘了几人回警署。不料在警署中几个被拘的人竟不知去向,仅剩下几对手铐,连警署的人也认为奇怪。有些说得动态的,绘声绘影,听到看热闹的人亦不寒而栗。
这些“姑妄听之”的谣传竟有无数人穿凿附会,手指脚划,指天画地说有重重鬼影,有些竟说到该楼的掌故,一个谣言,传得满城风雨。但记者所看到的事满坑满谷的人,而众人也只是说说听听,什么鬼神,他们是一无所见,凭常识判断,楼中所发生的事算不得什么严重,用不着手铐,这个传语不可靠,前一个传说当然也不可靠了。
另一传说:此楼昔日的住客是被迫而迁出的,迁出的住客是否在愤怒中制造出这件骇人听闻的故事来。又一则说法是最近有人竞争销售这一楼宇,争夺剧烈,几家因落空,其中一家便制造这些谣言,使人不敢销售,说来后者又较可靠了。
鬼话在香港似乎尚没有全部被消灭之可能,由于香港的鬼话故事太多,虽然没有证据,可是老一辈的人都能述及战前无数鬼的故事。记起多年前,大道中何东行,亦发生过这一类事情,当时一连几个晚上都站满居民看鬼影,后来经过研究,证明是对面茶楼饮夜茶的茶客灯影,致引起了一片有传奇性的鬼故事。昨晚弥敦道的鬼故事,可能和年前何东行的鬼故事大同小异。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所谓《新界北茶餐厅鬼叫餐事件》的原文故事让我们找到了。
那个时候香港人貌似比较无聊,喜欢有事没事就站在街上传闲话玩,显然工商日报的记者和警察对此也感到十分无奈。
这篇文章写作年代太老了,那个时候的鬼故事一点也不恐怖,打麻将多出两双手这种情节,如果真的流传到现在肯定也没几个人相信了,就算相信也未必会觉得有什么恐怖,所以还是“四个无头鬼”这类情节比较刺激。
记者在这篇文章中其实已经写明了这些传闻的拙劣之处,一个大楼里面因为打麻将“闹鬼”报警,警察为什么要抓人呢?抓的是什么人呢?当时的香港打麻将可不犯法,而且“抓人”这件事情是因,围观是果,一个在先一个在后,说警方抓了围观的人也不对啊。
诸多的逻辑错误已经足够拆穿这些“鬼话”,更不用说记者在后面还写了这个鬼故事之所以会传播起来的可能的原因。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开了这篇鬼故事的谜团,让我们来再次整理一下吧。
1953年3月5日,在香港弥敦道452号楼下聚集了大量的吃瓜群众,因为有人传说这个大楼里头闹鬼,所以大家都想过来看一看鬼长什么样。于是,在这些群众中传言,业主的女儿在打麻将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两双手,最后把打麻将的四个人都吓跑了,并且报了警。还有人说,警察抓走了几个人,但是到了警局之后,就只剩下了手铐人却消失了。在第二天,工商日报刊登了这篇文章,直接指责这些传闻是无稽之谈,屁大点事为什么要用手铐?但显然因为警方没有过多的对这件事情做出解释,所以这些传闻继续在民间流传。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这个传闻在民间被多次加工,版本开始有所变化。从“四个人打麻将多出来了两双手”变成了“四个鬼叫外卖”,从“警察抓走的人莫名其妙的消失”变成了“警方没有任何结论”,从“警方为了维持秩序不让无关的人员上楼”变成了“警方封锁了整个大楼”。作者是谁?是广大香港人民呗。但这个故事在这个阶段没有人将它整理成文字,也未再见诸报端。
到了21世纪之后,网络资讯开始发达,2007年,有一位叫小豆丁的网友重新拿出了这个故事进行了文字加工,也不知道是他故意的还是流传到他这里的版本就是如此,反正他将中间的因素再次替换,比如将“警方封锁大楼”变成了“出动了装甲车”,将“工商时报辟谣文章”变成了“曾经上过头版头条”,将“四个鬼叫外卖”变成了“四个无头鬼叫外卖并支付冥币”,因为年代已经非常久远,很多人当事人已经去世,年轻人又无兴趣深入考证,使得事发地点变得模糊,从弥敦道452号这个具体地址,转移到了油麻地某大厦里,不过好在弥敦道很长,离得不远,时间上也改到了“四十多年前”,至此,这个故事完全变了模样。
2009年8月15日,香港商业电台叱咤903的深夜电视节目《摩星岭4号》根据网络流传的都市怪谈制作了一期《怀旧鬼故》,援引了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再次成为香港网络上的流行话题。
几乎与此同时,2009年的6月8日,天涯社区莲蓬鬼话的网络写手摆花街表哥也加工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他很有可能是看到了小豆丁的版本受到了启发,因为他的版本晚于小豆丁两年半,他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完善了其中的很多情节,包括把时间换成了1989年12月,地点换到了新界北大埔田地区,并捏造了一家不存在的餐厅“潮涌记”,把故事搬到了一个不存在的小区“喜秀花园”中。
因为这个小说情节非常吸引人,以至于很快在中文的网络圈子里传播,一个鬼故事——《香港新界北茶餐厅灵异事件》诞生了,中文圈子里本来就弥漫着不求甚解、“凡事问百度”的风气,于是大家搜来搜去全是同样的文章,所以没有人问有没有,都是在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大家忽略了这件事情本来是一篇网络小说中的情节,最后引得某个杂志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2013年11月20日,台湾东森电视台著名节目《关键时刻》根据这篇杂志上的文章,针对这个鬼故事做了细致的专题,并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最后没有给出确定的结论,使得两岸三地的不明真相的网友争相讨论,各类媒体也开始大量转载,这期节目的视频也在网上广泛传播,让这片鬼故事更加的家喻户晓。
最后,当年的大厦早就拆除,现在已经物是人非,加上年代久远,这个传说死无对证了。
以上,就是《香港新界北茶餐厅灵异事件》但来龙去脉和真相了,现在,你还相信这个灵异事件是真的吗?